查看原文
其他

《古诗十九首》中的柳丨观察一棵柳029

豆豆豆荚 城南花事
2024-09-04

古诗十九首,最早收录于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《文选》。作者和年代均遥不可知,多被推测为东汉末年的作品,是最古老的五言诗。

不记得中小学时是否学过“古诗十九首”里的诗歌,对它有印象,是从大学时看王力先生主编的《古代汉语》开始的。最先读的应该就是“行行重行行,与君生别离”以及“青青河畔草,郁郁园中柳”。在微信读书里看朱自清释、董其昌绘的版本方知,这两首恰是《古诗十九首》的开篇。

图片来源:果麦文化《古诗十九首》

本以为我喜欢的《长歌行》也是其中的一首,在书中搜寻不得;在古诗文网中复查,才发现我把“汉乐府”给混淆进来了。不过,这也不影响我把《长歌行》在这里强行分享一遍,跟花友们共赏:



青青园中葵,朝露待日晞。

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辉。

常恐秋节至,焜黄华叶衰。

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?

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!



其中的“葵”,一般解释为古人常种来食用的葵菜,不知是不是雲姑在《居山而行》里提到的“冬葵”“冬寒菜”。雲姑在青城山修行,蜀地的老家用冬寒菜煮稀饭,“不用油,但要放点盐。本来白生生的米,染了菜叶子的绿汁,一锅饭就变得绿绿的”;而在她修行的庙里,煮冬寒菜偶尔放点嫩豆腐,放点清油,“对于道人而言,这菜就是仙品了,比什么山珍海味都稀罕”。

雲姑的这本书是4年前看的了,记忆中除了她文字中那种透骨的清静,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这让人心生好奇的冬寒菜了。

不过,每每吟咏“青青园中葵”时,我心里想的是花瓣如爱心的锦葵。小时候,我家菜园的一角长着它,最初是姐姐撒的种子,后来每一年它都跟扎人的红花一起无休止地自播。(→锦葵丨叫蝴蝶花的有很多,开在记忆里的是这一朵

为什么想到的不是更皮实也更常见的蜀葵呢?可能潜意识里觉得它长得不够婉约,不适合入诗吧。

说回《古诗十九首》中的柳。

严格地说,诗中带“柳”字的,仅为排序第二首的《青青河畔草》。搜索的时候,在《驱车上东门》的释文里也看到了“柳”字。然后顺藤摸瓜,又查了古代的礼制、《白虎通》和《含文嘉》,看到了一些有趣的内容。不分享出来会把我憋坏的,于是,一并算两个吧。


思念之柳:郁郁园中柳




青青河畔草

青青河畔草,郁郁园中柳。

盈盈楼上女,皎皎当窗牖。

娥娥红粉妆,纤纤出素手。

昔为倡家女,今为荡子妇。

荡子行不归,空床难独守。



这是一首思妇的诗,主角便是“昔为倡家女”的荡子妇。诗句浅显易懂,朗朗上口。叠字的多次使用,使诗的韵律感极强,很有吟为唱词的潜质。

对开头两句,朱自清先生解释为“草生河畔,柳茂园中”,译文比原诗还简洁,且不失韵味,真是语言大家。“柳茂园中”的措辞方式,让我想起《植物名实图考》中,对锦葵开花次序的描述——“逐节舒葩”,只四字便恰切概括尽致。

柳树作为乡土树种,与我们的先人相伴几千年。在园中茂盛生长的柳树,无论是旱柳、绦柳还是垂柳,似乎都不打紧,它开启了古人以“柳”寓“留”,折柳留客、折柳相送的传统。

朱自清先生说,此诗的开篇,与传为蔡邕的那首《饮马长城窟行》中“青青河边草,绵绵思远道”两句,意思相仿。


2.礼仪之柳:树以杨柳




驱车上东门

驱车上东门,遥望郭北墓。

白杨何萧萧,松柏夹广路。

下有陈死人,杳杳即长暮。

潜寐黄泉下,千载永不寤。

浩浩阴阳移,年命如朝露。

人生忽如寄,寿无金石固。

万岁更相送,圣贤莫能度。

服食求神仙,多为药所误。

不如饮美酒,被服纨与素。



这算是一首“抒情诗”。东汉末年大动乱时期,一部分知识分子,生活充裕,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,便作诗抒写颓废思想和悲凉心态。

诗中无柳,但有其亲戚“白杨”。“白杨何萧萧,松柏夹广路”,书中解释说,《白虎通》曰:庶人无坟,树以杨柳。之前写栾树时,记得它是大夫的坟前树,便顺着这句引文搜寻《白虎通》对坟墓前植树等级的完整规定:

天子坟高三仞,树以诸侯半之,树以大夫八尺,树以四尺,树以庶人无坟,树以杨柳

大夫栾和士人槐,最近正值花期。尤其是国槐,今年似乎是大年,又没什么蚜虫、腻虫,真是美出了市树的万方仪态。

国槐夹道

△落花落,落花纷漠漠。国槐

栾树为大夫树。左果,右花。花果期绵延夏秋两季

一般大家引用这段文字时,出处标注为《白虎通》。我查看了《白虎通》中的原文,发现书中是这么表述的:

春秋《含文嘉》曰:“天子坟高三仞,……树以杨柳。”

就是说,实际上,这一礼制,《白虎通》又引用的是《含文嘉》。《含文嘉》又是什么书?关于它,能查到的信息有限,又作《礼纬·含文嘉》《礼含文嘉》《周礼含文嘉》,是汉代礼学思想的集中体现。

在搜“庶人无坟,树以杨柳”这一句时,我还注意到一本有趣的书,《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》。书中,在“坟墓”等级之后,介绍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儿——“削瓜”,就是礼仪中,对切瓜也做出了严格的等级规定:

削瓜:为天子削瓜者副之,巾以絺。为国君者华之,巾以绤。为大夫累之,士痜之,庶人龁之。(《礼记·曲礼》)

我国古代礼制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:给天子削瓜,四析再横断,形成八块,蒙细葛巾;给诸侯削瓜,切成两半再横断,形成四块,蒙粗葛巾;给大夫削瓜,切成四块,不蒙巾;士吃瓜,只切掉瓜蒂,再横断,形成两块;庶人吃瓜,只削掉瓜蒂而已。

“吃瓜群众”,你们可以对照书本,回忆一下自己切瓜的等级,或者,下次切瓜时,可以按照自己期望的等级下刀哈~

反正我一粗鄙之人,在家的话,是将瓜一切两半,用勺子挖着吃;若在户外,找块硬地,往地上一摔两(或多)半,把最诱人的大瓤子分给最小的娃儿,然后大家各分一块,大快朵颐。

《古诗十九首》中的柳,就扯到这里。

最后,来几张本周拍的柳树↓

丰台花园的湖柳夜色。图片:大宝

丰台花园的湖柳图片大宝


丰台花园的柳与荷


我家楼下的柳浪,已有不少黄叶

夏安!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城南花事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